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提出了要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实盘杠杆炒股官网,解决行业“缺长钱”和“无米下锅”的问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做“耐心资本”并不容易。
随着IPO节奏的放缓,多家产业基金陷入了“退出难”的窘境,这也导致不少机构的动作出现了“变形”,例如提出难以实现的业绩对赌目标等。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作为青岛上合示范区惟一的平台公司以及上合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一家产投公司,青岛上合国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合国大”)仍坚持无返投、无业绩对赌,助力各方实现合作共赢。
近日,华尔街见闻与上合国大总经理张言展开对话中,其就当前市场环境、产业机会、产业基金应如何为被投企业的业务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进行了分享。
赋能企业出海华尔街见闻:能否介绍公司大体的投资情况?
张言:我们公司是基于青岛上合示范区的背景下设立的。
2018年6月,习总书记在青岛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宣布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6月,中央深改委通过了上合示范区的整体建设方案,那么就有了上合示范区。
上合示范区的整体目标是打造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作为整个上合示范区唯一的产业投资平台,上合国大投资就肩负了相应的重任。
目前依托于青岛上合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我们在北京、上海、福州有3个子公司,一般是通过子公司支持反向招商等;境外方面,我们在香港和阿拉木图有子公司。
员工方面,我们的投资团队大概有26个人,基本都是有海外工作背景的员工。
我们现在管理的基金大概是6只,总规模大概58亿。现在投资投资项目是116个。我们已经投出2家上市公司、8家独角兽、12家备案的辅导企业。
华尔街见闻:为什么会在阿拉木图设立公司?
张言:因为阿拉木图所在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已经是中亚比较富有的地方了,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相对较为完善,所以我们把阿拉木图公司作为我们在中亚的布局。
目前遇到的问题是这样,当前国内的房地产企业、酒店等在当地投资机会比较多,但是海外资金没办法回来,我们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回款的问题。
华尔街见闻:投资过程中,是否可以赋能企业出海?
张言:是的。我们更多是在搭平台,帮助企业出海,去中东、中亚这些地方。
今年5月我们去了埃及、沙特和哈萨克斯坦。在埃及的时候,我们帮一家做纺织机械的企业与当地最大纺织机械分销商建立了联系,促成了二者合作,这就是我们帮助企业出海的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因为我们相当于是省部共建的区域,由商务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支持建设,就有官方产业平台的身份,可以帮助企业之间实现信息互通。例如我们的北京子公司就在国际俱乐部,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官方机构等建立更高效的沟通。
华尔街见闻:布局的重点行业有哪些?
张言:我们主要布局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3个主要赛道。
半导体方面,是因为我们青岛的产业园在做这块;新能源是因为现在国内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企业需要出海。刚好我们和国家电投合作面向中亚市场,所以我们通过投资新能源公司可以给他们的出海提供一些支撑和引导。
基于我们的股东背景,我们可以帮助企业和当地的监管部门、商业协会建立联系,做信用背书,这样就可以为企业出海做订单、业务场景的布局。
华尔街见闻:投资项目具体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张言:主要是分两大类。
一是我们会参与到比较有地方影响力或投资收益的项目。
我们投的时候会选择小而快的项目,所以投资的阶段会比较靠后了。比如去年我们的决策是比较快节奏的,整个2023年大概投了3个亿,单个体量最多就是4000万。像我们投的信联科技、数盾科技等这类科技企业,我们一般就是3000-4000万这样的投资额度。
二是产业类项目。在这类项目中,我们就更看重企业的海外布局。因为我们和中国诚通、格林伍德园区、中白工业园、中非泰达等海外园区有直接的合作联系,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企业出海中起到一些作用。
如何坚持长期华尔街见闻:随着IPO的放缓,退出会不会遇到障碍?
张言:我们本身其实是更偏向于长期的产业投资,退出期原则上其实也都比较长。我们所参与的面向一带一路海外投资回报周期都很长,一般可以达到“10+5”,而且偏向于基础设施类,所以对于投资周期容忍度会比较高,这样的投资方式也能更好适应现在监管的要求。
除了上市退出渠道外,我们还能通过平台赋能企业发展,这样也可以获得收益。
华尔街见闻:会要求被投企业落户青岛吗?
张言:不会,我们现在没有返投要求。
我们目前所投资的项目涉及15个省、26个市,基本都在青岛之外。一方面是青岛的公司中,我们可以投资的标的基本已经上市了,所以选择有限;另一方面,我们主要任务还是寻找投资机会和布局海外的项目。
华尔街见闻:对被投企业有业绩对赌要求吗?
张言:我们对业绩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是如果涉及产业落地,我们会对企业的业绩、投资规模、未来的成长收益有所要求。
华尔街见闻:此前,多轮融资可能会推动企业的估值上涨,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下还要维持之前的估值会比较难。有遇到这个问题吗?
张言:这个情况现在很常见。
如果我们是新一轮投资者,我们是坚持要降估值的。比如我们近期要参投的一个明星项目,之前的估值已经很高了,所以我们参投的时候就要求降估值。但是如果最后达不成一致,我们可能就会放弃。
我们也遇到过就是自己投资的项目在引进新投资者的时候实盘杠杆炒股官网,对方要求降低估值,我们的诉求就是不能降太多。原则上如果不降太多,我们都可以沟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